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276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276册已于2010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册隶属集部清代部分,收《述学》、《复初斋文集》(含《集外文》)两书。



《述学》,清汪中撰。校点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赵伯雄先生,审稿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杜维沫先生。

汪中(1744-1794),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出身孤贫,勤奋好学。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后不赴朝考,绝意于仕进。为学私淑顾炎武,力求经世致用,是清代第一流的学者,主要著作有《述学》6卷,《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6卷。

《述学》一书,综合体现了汪中的学术成就,如关于经学者有《春秋左氏释疑》《周礼征文》《周公居东证》等文,关于小学者有《释阙》《释童》《释三九》等文,关于诸子学有《墨子序》《墨子后序》《荀卿子通论》等文,皆博学深思、独具卓见之作。而《哀盐船文》《广陵对》《黄鹤楼铭》等篇,则代表了他的文学成就。



《述学》书影

《四部丛刊》影印道光三年刻本


《述学》的刻本有4卷本、6卷本、7卷本之别。其中道光三年(1823)所刻6卷本是由汪中之子汪喜孙整理的,含内篇3卷,外篇1卷,补遗1卷,别录1卷,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为《粤雅堂丛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所依据。此外,大陆曾出版过两个整理本,一为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本,标点质量不高;一为广陵书社《新编汪中集》本,打散原书,不再以《述学》为名。此次校点,以《四部丛刊》影印道光三年刻本为底本,校以《粤雅堂丛书》本及《重印江都汪氏丛书》所收7卷本,与已有的整理本相比,保持了该书原貌,标点上也力求精确,对推动清代学术研究以及汪中研究必将有所裨益。



《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清翁方纲撰。校点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吴振清先生,审稿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杜维沫先生。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于经学、诗论、金石、书法均卓有建树。说经主程朱义理,反对清人鄙薄宋儒的风气,批评以炫奇炫博为能事的考据。论诗主“肌理说”,上承王渔洋“神韵说”,与袁枚“性灵说”相抗衡。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冠绝一时。主要著作有《诸经附记》(含12种74卷)、《复初斋诗集》70卷、《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两汉金石记》22卷等,另外还有《通志堂经解目录》、《经义考补正》、《礼经目次》、《苏诗补注》等,曾结集为《复初斋全集》、《苏斋丛书》。



《复初斋文集》书影

《儒藏》精华编(第27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复初斋文集》35卷,乃翁氏殁后由弟子福建侯官李彦章搜辑遗文编集而成。李氏校订未毕而卒,道光十六年(1836)梓行,颇多讹误。李氏之子以烜继承父志,从丁丙、丁申处借来手稿,重加校订,于光绪三年(1877)就原版挖补重刊,是正600余处。翁氏稿本曾藏魏锡曾所,魏氏据稿本钞出《文集》未收文121篇,后稿本归刘承干,刘氏编为《集外文》4卷,刊于嘉业堂。

《文集》及《集外文》内容丰富,综合全面地反映了翁氏在经学、史学、文学以及金石、书法方面的见解,是了解翁氏学术的重要资料。此次整理,《文集》以光绪重刊本为底本,《集外文》以嘉业堂本为底本,翁氏手稿本今存者尚多,皆取以校勘。

翁氏乃乾嘉大家,此书又是《文集》的第一个校点本,应该说对于研究清代学术以及研究翁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277 of Confucian Canon

Next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275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