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第132-135册(共四册)已于2020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册隶属史部编年类,收录南宋朱熹所著《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并附录三卷。
《资治通鉴纲目》一书最早刻于宋嘉定十二年(1219),真德秀访得朱熹手稿后在知泉州任时刊刻,因泉州别称“温陵”,故此本多被称为温陵本。后温陵本版片移置临安国子监,元时置于西湖书院,明初移交南京国子监,版片递有修补,故今存世温陵本多为元明递修本。宋本之外,元明清的版本众多,其代表版本有: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建安詹光祖月崖书堂本,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武英殿刻本。
《资治通鉴纲目》书影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本
该书此前已由严文儒和顾宏义两位先生校点整理,收录在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子全书》第八册至第十一册。虽然《朱子全书》本在卷前的《校点说明》中标明整理时所用底本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温陵本,但也说明其工作底本为“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藏宋刻本”(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其版本为“宋嘉定己卯真德秀温陵郡斋刊宋末元明初递修本”)。从这次整理情况看,《朱子全书》整理本与国图所藏宋温陵本文字有不少出入,尤其卷九,内容差别很大。
这次校点,即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温陵本为底本(卷四十六、卷四十七至五十一分别配以其他两种宋刻本),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图藏月崖堂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明成化内府本、国图藏清康熙武英殿本为校本。在《朱子全书》本的基础上对原有校记查漏补缺,对原标点亦有所改正。同时,原《朱子全书》所收附录三卷,这次整理重新注明各篇版本出处,并核对原文。整理中同时参考了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
此书卷一至卷三十及附录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儒先生和北京语言大学张鹏先生校点整理,卷三十一至卷五十九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顾宏义和苏州大学孙启华先生校点整理,北京大学儒藏中心于天宝、王振华先生通审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