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出版动态
《儒藏》精华编第234册介绍:《舒文靖公类稿》《东莱吕太史集》《止斋先生文集》

《儒藏》精华编第234册收录有南宋学者舒璘、吕祖谦、陈傅良三人的别集《舒文靖公类稿》、《东莱吕太史集》和《止斋先生文集》。该册属集部南宋部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正式出版。

舒璘(1136—1199),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广平(今属浙江宁波市)人,乾道八年(1173)进士。初授徽州府教授,后历任江西转运使干办公事、平阳县令、信州州学教授等职,庆元五年(1199)除宣州通判,未及赴任而卒,享年64岁。杨简为其作《墓志铭》。淳祐中追谥“文靖”。《宋史》有传。

舒璘平生“乐于教人”,教授徽州时,曾作《诗礼讲解》,当时徽州“家传人习”,世风为之一变,后又建广平书院,启迪后进,人称“广平先生”,与同为象山门人的慈溪杨简、鄞县袁夑、镇海沈焕并称“淳熙四先生”,又称“四明四先生”。时贤多称道之,袁燮赞其“笃实不欺”,杨简称其“孝友忠实,道心融明”,楼钥谓“璘之于人,如熙然之阳春”(《宋史》本传)。舒璘学宗象山,兼取晦翁、东莱,折衷朱、陆,对其后的理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宋元学案》为其立《广平定川学案》。

舒璘一生栖迟州县,虽未曾一挂朝籍,集中亦无一纸奏章之文,但观其《与陈仓劄子》、《论常平》、《论义仓》、《论茶盐》等文,皆能深切时弊,可略见其经略之才。著作主要有《诗学发微》、《诗礼讲解》、《广平类稿》等,现仅有《舒文靖公类稿》传世。清人全祖望在补修《宋元学案》时曾搜求厘定舒璘遗集,并撰有《广平先生类稿序》,在这篇《序》文中,谢山曾引《宝庆志》云:“嘉定初,朝廷革文弊,选前辈之文以范后学,舒文靖公实冠编首。”并感叹:“世知文靖之理学,而不知其文为当世宗仰若此。”(《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四)可见其文对南宋中后期文风的变革亦有较大影响。

由于文献失载,自南宋至明初,《舒文靖公类稿》的结集、刊刻情况不详。据谢山所述,明成化间,舒璘六世孙舒让曾校刻《广平先生类稿》四卷(《广平先生类稿序》),惜今不见传。雍正九年(1731),舒璘十六世孙舒玢复校刻《广平先生类稿》四卷,并作《集刻广平先生类稿序》一篇冠于书首,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舒文靖公类稿》刻本,世称“雍正本”,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其后,同治、光绪间,舒氏后人屡有校刻。《四库全书》亦收录有两卷本《舒文靖集》。民国二十五年(1936),张寿镛约园据同治十一年(1872)舒亨熙刻本翻刻《舒文靖公类稿》四卷,并收录全祖望《广平先生类稿序》、舒玢《集刻广平先生类稿序》、舒亨熙《跋》,校勘精审,内容完足,为晚出之精校精刻本。此次整理,即以张寿镛约园刻本为底本,以雍正本为主要校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光绪本为参校本。约园刻本后原附有徐时栋旧辑《附录》三卷,内容依次为《广平定川学案》、宋人所撰舒璘墓志及史志传记、后人所撰碑记等,因其非文靖遗文,为免丛脞之嫌,此次整理不予收录。

本稿校点人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玉德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李笑莹博士。审稿人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张衍田教授。



《舒文靖集》书影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祖籍淮南寿县(今安徽凤台县),曾祖吕好问于南宋初封东莱郡侯,遂定居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举进士,后复中博学宏词,累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曾参与重修《徽宗实录》。淳熙八年(1181)卒,年45岁。宁宗时追谥“成”,理宗时又改谥“忠亮”,景定二年(1261)配享孔庙,为南宋“东莱吕氏”一族中的代表学者,世称“东莱先生”。逝后,并世学者朱熹、陈亮、陈傅良、辛弃疾等皆作《祭文》祭之。《宋史》有传。

《本传》称:“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既又友张栻、朱熹。”这就造就了“吕学”(“婺学”)“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为学宗旨和明理躬行、践履为实、兼收并蓄、调和朱陆的为学特点。又称:“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作为乾淳之际的学界领袖,吕祖谦奖掖后进,荐引同道,积极推动各派学者间的切磋与交流,为南宋中后期的学术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吕祖谦学涉四部,一生著述颇丰,除与朱熹合著的理学名著《近思录》外,可考见者尚有《易说》、《周易音义》、《周易系辞精义》、《书说》、《读诗记》、《左氏传说》等经部著作十余种,《东汉精华》、《历代制度详说》、《古文关键》等史部、集部著作数十种。《东莱吕太史集》是其传世的几十种著作之一,也是后世研究其行事交游及学术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

吕祖谦去世后不久,坊间即有《东莱先生集》刻本流传,因“真赝错糅,殆不可读;而又假托门人名氏,以实其传”(吕乔年嘉泰四年《跋》),故其弟吕祖俭及从子吕乔年遂重新编辑其诗文为四十卷,包括《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附录》三卷,《附录拾遗》一卷,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付梓,此即为其后吕集的祖本,世称“嘉泰本”。《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东莱吕太史集》三十九卷,盖未以《附录拾遗》别为一卷。此本经元、明多次递修,流传至今,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皆有收藏。

《中华再造善本》收录的嘉泰本《东莱吕太史集》各玺印俱存,当为天禄琳琅旧藏,此次整理,即以此本为底本,以民国十三年(1924)胡宗楙《续金华丛书》本《东莱吕太史集》为主校本。胡宗楙刊《续金华丛书》时,曾据嘉泰本重刻《东莱吕太史集》,冠以吕乔年《跋》,并校以皕宋楼所藏宋本,撰有《考异》四卷,为晚出精校善本,在吕集诸版本中具有重要校勘价值。清雍正间,金华陈思胪敬胜堂刊刻了一种由东阳王崇炳编次的二十卷本《吕东莱先生遗集》,据王崇炳《叙》,其底本“购于叶老人之子”,疑为一清以前的传抄本,该本卷次内容与嘉泰吕乔年刻本多有不同,是一个嘉泰本外较有代表性的刻本,此次整理列为参校本。

在元、明递修的过程中,后人曾将《丽泽论说集录》十卷附于《外集》之后,因其为后人所加,非吕乔年所定,故本次整理不予收录。

本稿校点人为海南大学图书馆邓玲副研究馆员、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杨疾超教授。审稿人为中华书局刘尚荣编审。



《东莱吕太史文集》书影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图藏宋嘉泰刻元明递修本)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温州市)人。早年出于生计,教授乡里。乾道六年(1170)入太学,八年(1172)与弟子蔡幼学同榜中二甲榜眼,释褐授迪功郎、泰州州学教授,累官至中书舍人、朝散大夫。庆元二年(1196)因党禁罢官,遂潜心经史,榜居室曰“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嘉泰二年(1202)诏复原官,三年(1203)卒于家,年67岁,以集英殿修撰、宝谟阁待制致仕。谥“文节”。《宋史》有传。

陈傅良早年尝从郑伯熊、薛季宣游,后与张栻、吕祖谦、朱、陆、陈亮、叶适等皆有交谊,善取各家之长,在求穷理尽性的同时亦不废考论历史兴亡之故与礼乐行政之异,务求“致用”。外任期间注重兴办地方文教,宽大济民,多有善政。居敬之时则覃思六经,勤于著述,著有《周礼进说》、《周官制度精华》、《论孟古义》、《春秋后传》、《左氏章指》、《读书谱》、《诗训义》、《周汉以来兵制》、《皇朝大事记》、《皇朝财赋兵防秩官志稿》、《西汉史钞》、《奥论》等著作十余种。

《止斋先生文集》为陈傅良身后弟子们为其编集的诗文总集,南宋时有两个系统的刻本:一是嘉定间(1208—1224)由徐凤刊于永嘉郡斋的曹叔远所编五十二卷本,世称“永嘉本”;一是蔡幼学任福州知州时刻于任所的五十卷本,世称“三山本”。元明两代对永嘉本多有翻刻,其中正德元年(1506)林长繁据王瓒从秘阁录出永嘉本翻刻的正德本最具代表,《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代诸刻本中以光绪五年(1879)孙氏父子诒善祠塾据正德本所校刻者最精,本次整理,即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孙衣言、孙诒让父子诒善祠塾刻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正德本为主校本,此外,明嘉靖间(1522—1566)所刻二十八卷安正堂小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道光十四年(1834)陈用光诂经精舍刻本亦列为参校本,并取校了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正德本和《全宋文》。

本稿校点人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新勋教授。审稿人为莆田师范学院方芳副教授。

上一篇:《儒藏》精华编第239册介绍:《水心先生文集》《文山先生文集》

下一篇:《儒藏》精华编第228-232册介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