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73-176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173至176册于2018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四册共收书两种:一是史部职官类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一是史部目录类清代朱彝尊的《经义考》。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自号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济南历城人。一生经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累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卒于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任上。

《三事忠告》是现存最早的官箴类著作,包括《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和《庙堂忠告》。元至正至明洪武间分别传抄和刊行,今国图藏元刻本《牧民忠告》二卷、《风宪忠告》一卷。后来合刻时或名《三事忠告》,或名《为政忠告》。今传最早的合刻本是洪武二十七年广西按察司佥事黄毅刻本,宣德六年河南知府李骥、正德十三年上蔡县知事郑瑛、清康熙二十四年养浩九世孙张家声先后重刻,其源头当为单行的元刻本和抄本。养浩自编文集四十卷未收入此三书,不晚于元至正十七年,养浩子引将三书编入文集,三书各占一卷,今有台北“国图”藏《张文忠公文集(归田类稿)》二十八卷,其源头当为家传本。



《三事忠告》书影

《四部丛刊》景元刊本


此书过去多次整理。本次校点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修配本《张文忠公文集(归田类稿)》为底本,校以台北“国图”藏至正十七年本、国图藏元刻本《为政忠告》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并附序跋题记,是版本调查最为透澈的一次整理。

校点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李修生教授。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二十一岁时(顺治六年,1649)移居嘉兴梅会里。朱彝尊出身名门,曾祖父是明朝大学士朱国祚,但到朱彝尊时,已经家道中落,比较贫困了。朱彝尊生有异秉,读书过目不忘,幼时即展露诗才。后从叔父芾园先生(朱茂晥)学,芾园认为:“河北盗贼,中朝朋党,乱将成矣。何以时艺为?不如舍之学古。”乃授以《周官礼》、《春秋左氏传》、《楚辞》、《文选》、《丹元子步天歌》等。二十二岁时,授徒村中。二十六岁,始壮游。南踰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罘,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之文,莫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同异。后归里,约李良年、周篔、缪泳辈为诗课文,名声益噪。五十一岁(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修纂官,后充起居注日讲官,入值南书房。五十六岁,被劾谪官。六十二岁,补原官。六十四岁,复罢官,归里。后以著作终老。七十七岁时,康熙南巡,朱氏献《经义考》之《易》、《书》部分,皇帝称赞,并赐“研精博物”匾额。年八十一(康熙四十八年)卒。朱彝尊的学术成就主要在诗文创作、历史考证等方面。与他同时的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朱彝尊独兼有众长。其著作除《经义考》外,尚有《日下旧闻》、《曝书亭集》。又尝选《明诗综》,或因人录诗,或因诗存人,铨次为最当。(以上略据《清史稿》本传、《朱竹垞先生年谱》、《经义考》校点说明)



undefined

《经义考》书影

《儒藏》精华编第17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经义考》三百卷,是朱彝尊晚年倾心撰写的一部经学专科目录。朱氏因“见近日谭经者局守一家之言,先儒遗编失传者十九,因仿鄱阳马氏《经籍考》而推广之。自周迄今,各疏其大略。微言虽絶,大义间存。编成《经义考》三百卷,分存、佚、阙、未见四门,于十四经外,附以逸经、毖纬、拟经、家学、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板、著录,而以通说终焉”。(《曝书亭集》卷三十三《寄礼部韩尚书书》)这是朱氏自己对此书的描述。所谓“十四经”,含《大戴礼记》。今见各种版本,卷286“宣讲”“立学”、卷299“家学”、卷300“自述”皆有录无书,实际只有297卷。此书主体部分的体例是:于每一部类下,将知见各书,以时代先后为序,首列其撰者、书名、出处、卷数,注明存、佚、阙或未见;其次详录历代序跋、诸家论说、目录解题及史传、碑志、类书、方志中有关此书之资料;最后则附以作者自己的考辨按断,间附所辑佚文。《经义考》所录经学典籍多达八千多种,网罗宏富,数量空前,保存汇集了大量的经学文献,四库馆臣称其“详赡”。此书使历代经学著作存亡可征,源流可考,为经学研究提供了正大的门径,历来为学者重视。正因为重视,后来学者如沈廷芳、翁方纲、钱东垣、胡尔荥、罗振玉等皆有补遗正误之作,仅翁氏《经义考补正》、罗氏《经义考校记》传世。

据《朱竹垞先生年谱》,辑《经义考》大概始于康熙二十五年,终于康熙三十八年,朱氏生前只刊刻了《易》、《书》、《诗》、《礼》部分167卷。乾隆十九年,德州卢见曾倡捐补刻130卷,第二年告竣。是为卢见曾续刻本。此书刻板,后来售于杭州汪汝瑮。开四库馆时,汪氏献上《经义考》,乾隆皇帝题诗一首,命刻入卷端,所以有冠御制诗的汪氏印本(汪本还有其他修补之处)。不久,汪氏又将书板售于胡尔荥,胡氏刊正后印行。除卢氏续刻本外,此书还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光绪浙江书局本、民国《四部备要》本、1997年台湾《点校补正经义考》、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经义考新校》。

此次校点,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卢见曾续刻初印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参校了《荟要》本、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以及翁氏《补正》、罗氏《校记》,并适当做了他校。在校点质量上,较已有整理本有大幅度的提高。

此书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的李峻岫、谷建及北京大学历史系叶纯芳、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张文四位学者合作校点。

本四册通审人为《儒藏》中心的王振华女士。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0 of Confucian Canon

Next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57-159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