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8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198册已于2016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册收录子部杂学类著作五种,包含杂论之属《人物志》、《刘子》、《仁学》三种,杂说之属《风俗通义》一种,杂考之属《习学记言序目》一种。



《人物志》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邵著,西凉刘昞注。刘邵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卒于魏正始年间,字孔才,邯郸人。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太和初,出为陈留太守,征拜骑都尉。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卒赠光禄勋。其人学问详博,通览群书,《人物志》外,尚编有类书《皇览》,参与制定《新律》,著有《律略论》、《乐论》、《法论》等。刘昞(约370-440)字延明,敦煌人。西凉时为儒林祭酒,后迁抚夷护军。北凉时拜秘书郎,专掌记注,后举国师。著《略记》、《凉书》、《敦煌实录》、《方言》,又注《周易》、《韩非子》、《黄石公三略》及《人物志》。

《人物志》是一部关于人物品鉴及才性的著作,分上、中、下三卷,十二篇。全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观点,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均有全面论述,反映了汉魏之际学术思想变迁的概貌,对后世选拔人才、甄定人物等方面有着深刻影响。

《人物志》经西凉刘昞整理作注,在宋代由阮逸作序付梓,故得以广泛流传。明正德间有刊本,今已不传。今存最早者,系嘉靖己丑顾定芳据所见抄本刊刻之本。隆庆壬申归德知府郑旻据正德本重刻,《四部丛刊初编》即据隆庆本影印。万历十二年,刘用霖又翻刻隆庆本,清修《四库全书》即据万历本写定。其后《汉魏丛书》、《墨海金壶》等丛书所收,大抵皆出于隆庆本、万历本。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隆庆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本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本书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甘祥满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尹小林先生,审稿人为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先生。



《刘子》十卷,北齐刘昼撰,唐袁孝政注。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生卒年不详。据《北齐书》本传,刘昼少孤贫,爱学,尝从同乡李宝鼎学三礼,又就马敬德习服氏《春秋》,俱通大义。自谓博物奇才,言好矜大,无仕进。天统中卒于家,年五十二。关于《刘子》的作者,历来存在争议,亦有学者认为出自南朝梁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但多数学者认同当为刘昼。《刘子》又名《新论》、《刘子新论》、《流子》、《德言》等,全书五十五篇,不足三万字,却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农业、军事、文艺、修身等诸多领域,其文句引用套用前代儒家、道家等诸家典籍处颇多,对研究前代典籍具有重要的校勘参考价值。至唐代,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为之作注。


《刘子》书影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


《刘子》现存版本多达数十种,卷帙亦有所不同,或不分卷,或为两卷、三卷、四卷、五卷、十卷,袁注亦随之有所取舍。今存时代最早者,有敦煌藏经洞唐代写本残卷数种。其他较为重要的版本有:孙星衍、黄丕烈跋宋刻《刘子新论》十卷(卷一、二据明刻本补配),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正统《道藏》本十卷,明万历程荣刊《汉魏丛书》本十卷,明刊孙鑛评节选本二卷,傅增湘校并跋光绪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二卷,影钞活字本十卷,《四库全书》本以及一九二四年海宁陈氏影印明刻旧合字本等。诸本之中,海宁陈氏影印旧合字本卷帙完整,错讹较少,傅增湘称其为刻本之最善者,故此次整理取作底本。校本有敦煌残卷六种(包括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伯三五六二、伯二五四六、伯三七0四、伯三六三六四种,国家图书馆藏新0六八八一种,柯穆忞旧藏校录本一种。释文参考林其锬、陈凤金《敦煌遗书刘子残卷集录》、刘明《刘幼云旧藏敦煌本< 刘子>辑校》),《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明万历程荣刊《汉魏丛书》本,袁注则多据宋刻本、《汉魏丛书》本及《道藏》本校正。《刘子》已有数种点校注释本,如傅亚庶《刘子校释》、王叔岷《刘子集证》、杨明照《刘子校注》等,整理时对其校勘成果亦有所参考。本书校点者为安徽人民出版社汪双琴女士,审稿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陈志远先生。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东海褰冥氏、华相众生、寥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谭嗣同弱冠从军新疆,入刘锦棠幕,曾往来游历十一省,广交有志之士。甲午中日战争后,锐意新学,倡导变法。光绪二十二年(1896)北游京师,结识梁启超等。后协助陈宝箴创立时务学堂,筹办新政,又成立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投入维新运动。光绪二十四年入京参与新政,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戊戌政变后殉难,为六君子之一。


《仁学》书影

《清议报全编》本


《仁学》二卷,撰写于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之间,集中体现谭嗣同学术宗旨之大端。谭嗣同首先改造传统儒学中“仁”的概念,以之为万物之源、构建世界之本体,又引入西学“以太”的概念,作为构成万物之本质,学者“认明以太之体与用,始可与言仁”。他力倡革新变法,批判封建专制、三纲五常,宣扬科学民主,呼唤社会平等。是书杂糅诸子与佛教,吸收西方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内容博杂,学兼中西,涵盖科学、政治、宗教等,构建起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虽仍未摆脱传统儒学范畴,亦不无自相矛盾、不能融贯之处,但其激进主张与维新精神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

谭嗣同生前曾将《仁学》副本寄送友人唐才常、梁启超。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出版《清议报》,于1899年1月2日起分十三次登载《仁学》全文,唐才常亦于1899年1月31日在上海《亚东时报》分十四次登载《仁学》。二本因所据不同,文字多有出入,且多有删节及避讳缺字。《清议报》登载完成之前,国民报社曾据梁启超藏本抄录付印,于1901年10月10日出版《仁学》第一个单行本,次年八月再版。《清议报》出版满一百期后,又重新编印校勘,出版为《清议报全编》十册,《仁学》列在第二册卷五,其删节、误植、重复之处多得以订正。此次整理,即以《清议报全编》本为底本,校以《亚东时报》本、《清议报》本及国民报社本。本书校点者为语文出版社编审田树生先生,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审稿。



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仲援,生卒年未详,东汉汝南南顿人。灵帝时举孝廉,中平六年(189)拜泰山太守,建安二年(197)诏拜袁绍军谋校尉。应劭少笃学,博览多闻,熟稔典章制度与社会情实,勤于著述,撰有《汉官仪》、《礼仪故事》、《律本章句》、《尚书旧事》、《中汉辑序》及《风俗通义》等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事具《后汉书》本传。

《风俗通义》十卷,又名《风俗通》,是应劭的重要著作。其书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各卷皆有总题,每题亦有散目,总题后略陈大意,散目则先详述其事,以“谨案”辨其得失。此书对了解两汉时期儒学传承、社会风俗及士林风气皆有重要意义。

《风俗通义》传世刻本有十余种。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元大德刊本为底本,校以明晋邸旧藏元无锡学刊残本、明嘉靖间覆刻元大德丁未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并参考吸收卢文弨《群书拾补》、孙诒让《札迻》及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等校勘成果。又《风俗通义》在《隋志》著录三十卷,至宋仅存十卷,自清至当代辑佚者甚多,本书择要收录,并与清朱筠所辑《风俗通义补逸》一卷一并作为附录,以资借鉴。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邱少华先生校点,审稿人为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先生。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职。谥忠定。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文集》、《水心别集》等。

《习学记言序目》为叶适的读书札记,包括论经十四卷,论诸子七卷,论史二十五卷,论《文鉴》四卷, “自孔子之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咸有遗论,无得免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叶适通过对儒家经典和子史典籍的评论,表达其哲学思想和政治、经济主张。在哲学思想上,叶适主张道不离器,体用一源,对佛、老、庄及孟子、朱子、陆九渊等观点进行批判;在政治上,叶适针对南宋时局提出改革意见,强调以民为本,改革弊政,主张“夷夏之辨”,要求抗击金兵,统一全国;在经济上,叶适主张事功,不耻言利,反对传统的“重本轻末”、“重农抑商”,主张“通商惠工,扶助商贾”。



《习学记言序目》书影

《敬乡楼丛书》本


《习学记言序目》为叶氏子叶寀编次,嘉定十六年汪纲刻于温州。今宋本已不传,元明以后亦未曾重刻,仅以钞本流传,清乾隆间收入《四库全书》。清光绪间,瑞安黄体芳据玉海楼孙氏藏抄校本校刻是书,即黄体芳刻本。民国十七年,永嘉黄群以黄体芳刻本为底本,取绣谷亭续藏残抄本五卷、无名氏残抄本七卷、黄宗羲校残本八卷及《宋元学案·水心学案》,并文澜阁《四库全书》本汇校,刻入《敬乡楼丛书》。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整理本,以黄体芳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章节次序多有调整。

本次校点,以《敬乡楼丛书》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章节次序一依底本旧貌,底本原有小字校语,今加括号标识,以与叶氏原注相区别。

本书由南京炮兵学院廊坊校区程海礁先生校点,中华书局杨辉君、山东省图书馆金晓东、陕西师范大学吕东超三位先生通审。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9 of Confucian Canon

Next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7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