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5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195册于2013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册隶属子部儒学类性理之属,收录明清七位学者的著作,其中高攀龙的《东林书院会语》和孙奇逢的《夏峰先生语录》两书存目(分别见《高子遗书》、《夏峰先生集》),另五种为:陈建《学蔀通辨》、王畿《龙溪会语》、罗汝芳《盱坛直诠》、吕坤《呻吟语》、黄道周《榕坛问业》。


《学蔀通辨》书影

清正谊堂刻本


《学蔀通辨》四编十二卷,明陈建撰。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广东东莞人。嘉靖七年中举,八年、十一年,两次参加会试,皆中副榜。选授福建侯官教谕,继迁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山东阳信县知县。所著书,除《学蔀通辨》外,另有《西涯乐府通考》、《治安要议》、《皇明资治通纪》等。据陈建自述,在任福建侯官教谕时,因与督学潘潢言及朱、陆异同之故,遂作《朱、陆编年》二编。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补充,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完成了《学蔀通辨》一书。陈建认为,当时的学术之所以圣学不明,主要是受到了三重蔀障的危害,一是佛学的近似惑人,二是陆学的阳儒阴释,三是朱、陆的早异晚同说。驳正三蔀,以明圣学,分别构成了《学蔀通辨》四编的内容。《学蔀通辨》初刻于嘉靖二十七年,万历三十三年,黄吉士、吴中立重刻,顾宪成为之作序。入清以后,该书又续有刊刻,存世的有,康熙十七年顾天挺刻本、五十年汪璲评订本、同治五年正谊堂全书本、光绪十八年西京清麓丛书本等。本次校点,以嘉靖二十七年初刻本为底本,以万历三十三年黄吉士刻本、正谊堂全书本为校本。校点者为中山大学张永义先生。

《龙溪会语》六卷,明万历四年王畿门人贡安国编、查铎刻,是王畿的主要著作之一。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王畿于嘉靖二年从学阳明,次年悟得良知心体,此后与钱德洪一同协助阳明教授来学者。嘉靖六年阳明起征思恩、田州前,在天泉桥上与王畿、钱德洪论学,王畿就阳明“四句教”发表了著名的“四无说”,得阳明首肯。故王畿被王门弟子公认为得师门晚年宗说者。王畿于嘉靖十一年中进士,历官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职方司郎中等职。期间以病乞归,在各地参与王学讲会,实际为官时间很短。王畿因忤内阁首辅夏言,嘉靖二十年被夏言上疏斥为伪学,次年遭罢黜,从此“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现存最早的王畿文集刻本即明万历十六年萧良干刻本《王龙溪先生全集》二十卷(以下简称全集本)。除全集本外,目前所见王畿文集的刻本,重要的还有明万历四十三年丁宾刻本《王龙溪先生全集》二十二卷。本次校点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龙溪会语》为底本,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九十八册所影印的明万历十六年萧良干刻本(即全集本)为校本。校点者为中山大学张卫红先生。


《盱坛直诠》书影

明万历三十七年本


《盱坛直诠》上下二卷,是明代大儒罗汝芳的语录汇集。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祖籍江西南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任太湖(安徽安庆)知县、宁国(安徽宣城)知府,官至参政。罗汝芳是明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泰州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阳明学在中晚明时期的代表人物。《盱坛直诠》由程开祜初刻于万历三十七年,此本今见有二种:一种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一九七八年据此本影印出版;另一种为复性书院于一九四二年重刊的《儒林典要》本,据马一浮《重刊< 盱坛直诠>序》言,马氏友人叶左文藏有程开祜刊本,曾手抄一份赠马一浮,复性书院即据此刊刻出版,后台北广文书局一九六O年又据此影印出版。上述两种《盱坛直诠》,虽同为程开祜刊本,但又有一些差别:“中研院”本印有错误甚多的句读符号,书中多处字迹不清,还有后人用毛笔所写批注,编页偶有错误,又阙杨起元《盱坛直诠叙》。因此,本次整理,以复性书院重刊之《儒林典要》本为底本,以“中研院”本为校本。本书校点者为陈畅先生。

《呻吟语》六卷,明代吕坤撰。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晚号抱独居士、了醒亭居士,河南宁陵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分别在陕西、山西、山东及朝廷做官二十余年。历任知县、吏部主事、右参政、提刑按察使、提督、巡抚、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等官职。六十二岁时,因上著名的《忧危疏》而遭馋,辞官家居,八十三岁卒于故里。《呻吟语》是吕坤的代表作之一。是积数十年之功才完成的。此书共六卷,分为内外两篇,又按照内容细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物、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章。《呻吟语》一书,明代就有家刻本,但未能远播。至清康熙二十六年有陆陇其正定刊本,乾隆元年有陈宏谋节录本,乾隆三年,陈氏又有补遗本。乾隆五十九年,吕坤二十三代孙吕燕昭又有金陵刻本。此外尚有清同治十三年桂松庆木犀山房校刻本,清宣统元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一些丛书也收录了《呻吟语》全本或节录本。《四库全书》收有《呻吟语摘》二卷,并称是“坤晚年之定本”。此外,本书还收录于道光七年栗毓美等编辑的《吕子遗书》和光绪十五年钱绳祖编辑的《吕新吾全集》中。本次校点,是以栗毓美等编刻的《吕子遗书》中之《呻吟语》为底本,参校钱绳祖编刻的《吕新吾全集》本。本书由中华书局编审王国轩、王秀梅二位先生校点。


《榕坛问业》书影

清乾隆二十一年郭氏刻本


《榕坛问业》十八卷,明黄道周撰。黄道周(1585—1646),初名螭若,字玄度、幼平(一作幼玄、幼元)、细遵,福建漳浦(今漳州市)人。幼年时生活于家乡孤岛铜山石室,故学者称之为石斋先生、石道人。明熹宗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少詹事。福王时任礼部尚书,隆武时任首辅,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婺源一役兵败,被执至江宁(今南京市),于明太祖陵寝附近不屈而死。《榕坛问业》一书主要是黄道周在崇祯七年、八年间,于其家乡芝山之正学堂讲学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所作的答问。这些答问的记录,后来由他与学生一起汇编为此书的前十六卷。第十七卷为黄道周崇祯八、九年间答复友人问难的文字,第十八卷则为黄氏命弟子代答同学蒋德璟所问的内容。全书重点讨论了儒家经典中的一些用语和章句,同时亦讨论了大量有关历史、天文、地理、音律、历法等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此次校点即以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崇祯十年“明刊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郭氏刻本为校本,参校以《明儒学案》等书。本书由陈宪猷先生校点。

本册审稿人有骈宇骞、丁如明、张忱石三位先生。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6 of Confucian Canon

Next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94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