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1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1册于2009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册隶属经部易类,共收录《京氏易传》、《周易郑氏注》、《汉魏二十一家易注》、《周易注》等四部汉魏时期易学著作。

《京氏易传》三卷,西汉京房撰,三国陆绩注,明范钦订。京房(前77—前37年),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治易师事焦延寿,后者从孟喜学易,其说长于灾变。京房尽得其术,用之尤精,开创了今文《易》学,其弟子尝说“房言灾异,未尝不中”。三国时,吴人陆绩曾为《京房易传》做过注释。北宋神宗时,晁说之得“文字颠倒舛讹”的《京氏易传》于民间,服习三十余年,“以其象数辨正文字之舛谬”,刊行于世。至明代,浙江鄞县范钦校订此书,藏之天一阁。

传世《京氏易传》,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天一阁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本次校点即以前者为底本,以后者为校本。校点者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郭彧先生,审稿专家先后有苏永利先生、王国轩先生。


(《四部丛刊》本《京氏易传》)


《周易郑氏注》十二卷,汉郑玄撰。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高密人。曾入太学,师第五元先,习《京氏易》、《公羊春秋》等今文经,又先后从张恭祖、马融受《周礼》、《礼记》、《左传》、《古文尚书》、《费氏易》等古文经,遍注群经,著述百余万言。《周易注》是郑玄晚年之作,其注《易》以象数为主,兼顾义理和训诂,擅用爻辰、爻体、《三礼》注《易》,对当时和后世易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定王弼易学为一尊,郑玄易遂渐趋式微。《新唐书》著录《周易郑氏注》十卷,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幸有南宋王应麟,明胡震亨、姚士粦,清惠栋、孙堂、丁杰、张惠言、黄奭等人扶微起废,先后辑佚成册。

在诸多辑本中,丁杰辑、张惠言订正的《周易郑注》十二卷本最为完备,“此书收检于亡佚之余,复经二三君子之博稽精核,而得以完然无憾”。故此次整理选取清嘉庆二十四年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的《周易郑注》十二卷为底本,以清嘉庆、道光间张惠言《张皋文笺易诠全集》中《周易郑氏注》三卷本和民国二十三年补刻黄奭《黄氏遗书考》中《郑氏周易注》本及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湖海楼丛书》铅印本为校本。本书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忠军教授校点,由中华书局编审孙通海先生审稿。


(《湖海楼丛书》铅印本《周易郑注》)


《汉魏二十一家易注》由清代学者孙堂编纂。孙堂(1736-1820),字步升,浙江平湖人,清乾嘉间诸生。他潜心研究易学,从事古代易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所编《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为其代表之作。《汉魏二十一家易注》凡三十三卷,辑录有卜商《子夏易传》,孟喜《周易章句》,京房《周易章句》,马融《周易传》,荀爽《周易注》,郑玄《周易注》,刘表《周易章句》,宋衷《周易注》,陆绩《周易述》,董遇《周易章句》,虞翻《周易注》,王肃《周易注》,姚信《周易注》,王廙《周易注》,张璠《周易解》,向秀《周易义》,干宝《周易注》,范长生《蜀才周易注》,翟玄《周易义》,汉代《九家周易集注》,刘瓛《周易义疏》等二十一家研究易学的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自汉代至魏晋时期易学的面貌,为汉学家研究象数易学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文本依据。这些著作早已不传,部分内容散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李鼎祚《周易集解》等书。孙堂辑录此书,体例上不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而是分列各家,每家前都撰有小序,明其源流,兼论得失,遇疑惑则援经引史,详加考订。

孙堂于嘉庆四年刻印此书于映雪草堂,后严灵峰据以影印入《无求备斋易经集成》,此外并无其他刊本。故本次整理即以《无求备斋易经集成》本为底本,主要以《周易注疏》和《周易集解》作他校。本书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居渊先生校点,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衍田先生审稿。


(《无求备斋易经集成》书影)


《周易注》九卷,附《周易略例》一卷,王弼、韩康伯撰。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山阳高平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王弼注《易》,以《彖》、《象》、《文言》分附各卦之下,体现王弼以传解经的特点,对后世易学产生深远影响。《繫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传,王弼未注,晋韩康伯依王弼义补注之,并单独附于经后,进一步发挥了王弼的易学思想。王弼解《易》,一扫汉代象数易之旧风,纯以义理解《易》,并渗入老庄道家的思想。用《庄子》“得意忘言”的思想作为解《易》的方法,提出以无为本、崇本息末等观点。作为玄学派解《易》的代表之作,王弼和韩康伯的《周易注》在唐代编《五经正义》时被确立为标准解释,成为官方颁布的经注定本之一和科举取士的教科书。

流传下来的《周易注》版本众多,有单注本、注疏合刻本等。注疏合刻本的代表是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由于《儒藏》精华编已单独收录此书,故本次校点《周易注》不用注疏合刻本,而用单注本。单注本则以《四部丛刊》影印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藏宋刊本为优,此本刻字精良,舛误极少,据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认为系宋抚州公使库刊递修本,《四部丛刊书录》则推断为宋宁宗年间所补修。本次整理即以此为底本。底本包括王弼《周易注》六卷,韩康伯《繫辞》以下传注三卷,唐邢璹注王弼《周易略例》一卷。校本主要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周易兼义》和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影宋《周易注》附音义本。

本书校点者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教授陈绍燕先生和山东滨州学院王同印先生,审稿专家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郭彧先生。


(《四部丛刊》本《周易注》)


(本册目录页)


(本册版权页)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2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