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PKU !

中文|English
Publication Updates

Publication Updates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37-38 of Confucian Canon

《儒藏》精华编第37、38册于2022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经部礼类周礼之属的经典著作《周礼疏》和北宋王安石撰《周官新义》。


《儒藏》精华编经部礼类周礼之属书影(摄影:况山)


《周礼疏》五十卷,佚名著,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周礼》相传为周公作。始出于西汉景、武之际。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分掌治、教、礼、政、刑、事。发现时冬官已阙失,汉人另补以《考工记》。其成书年代久讼不决,有西周、东周、汉初,乃至出于新莽伪作等说法。然此书体大思精,文繁事富,学术与治术并重,故历代典制多所取则。

此书旧题《周官》,王莽时列入礼经,易名《周礼》。东汉初,刘歆弟子杜子春设席传授,斯学大盛。至郑玄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周礼》传承不绝之功臣,首推郑玄与贾公彦。郑玄(一二七—二百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党锢后遍注群经,汇通今古文,一反汉注之繁琐,删裁烦诬,刊改漏失,疏解名物,使经义畅达,简约易守。其《周礼注》被誉为《周礼》研究的“不祧之祖”。

贾公彦,唐洺州永年(今属河北)人。永徽年间官至太学博士。曾参与官修的《礼记正义》,又独立主持了《周礼疏》与《仪礼疏》。朱熹评价唐人《九经》疏,称誉“《周礼疏》最好”。贾疏系统梳理《周礼》旧疏,发凡起例,穷本究源,征引宏博,郑注由此昌明。故宋人有“发挥郑学,最为详明”之评。

儒家经典之刊行,经注与疏原本单行。为省两读,南宋始有人将经注与疏萃刻,而有“注疏本”及“附释音注疏”本。以《周礼》论,最早的注疏合刻本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两浙东路茶监司所刊半叶八行的《周礼疏》,质量优于建刊十行本及以下诸本。元明时书版犹存于西湖书院。目前内地所见八行本《周礼疏》有二:其一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宋元递修,其中十八、二十一、二十三等三卷与其余各卷殆非一帙;其二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残存二十七卷。一九三六年诵芬室董康影刻了前本,并取李盛铎残本校正。十行本以下乃另一系统,递相翻刻。一是南宋建刻十行本,二是元建刻十行本,三是明嘉靖中李元阳闽中刻九行本,四是万历中北京国子监本,五是崇祯中毛氏汲古阁本,六是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七是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翻元十行本,世称“阮本”。

本次校点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图本为底本,以阮本和董本为校本,并参考诸本。


《儒藏》精华编第37-38册《周礼疏》书影


《周官新义》原本二十二卷,北宋王安石撰;今辑本十六卷,附郑宗颜《考工记解》二卷。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仁宗庆历二年(一〇四二)进士及第,嘉祐三年(一〇五八)入朝,神宗熙宁二年(一〇六九)拜相,推行新法。七年罢相,复起,九年再罢。晚年退居江宁。《三经新义》外,尚著有《易解》十四卷、《左氏解》一卷、《通类》一卷、《字说》二十四卷等,均佚。

熙宁四年更革科举之法,六年设经义局,八年成《诗义》二十卷、《书义》十三卷、《周礼义》二十二卷,作为取士标准。其中《诗义》为陆佃、沈季长作,《书义》为安石子王雱作,惟《周礼义》为安石亲撰。宋元王昭禹、林之奇、王与之、陈友仁等注《周礼》颇据其说,清乾隆间编《周官义疏》亦多加采用。

《周官新义》入明已不全。今本十六卷是清代编《四库全书》时,周永年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录,阙地官、夏官二卷。

四库辑本通行三种丛书本:嘉庆二十三年张海鹏校刊《墨海金壶》本、道光中钱仪吉校刊《经苑》本和咸丰中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前二者出文澜阁《四库全书》,然改易均多,尤以《考工记解》为甚,末者出《经苑》。

旧有的整理本亦有三:出自《经苑》本的《丛书集成初编》本和《传世藏书》本,以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经苑》、《墨海金壶》、《粤雅堂丛书》及钞本的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程书校记较繁,材料丰富,但不改四库本原文,因而破句不少,又有若干误校、漏校。

今取误字最少、校正最精的钱仪吉《经苑》本为底本,校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上海博古斋一九二一年影印《墨海金壶》本。另辑十余篇题跋。郑宗颜《考工记解》二卷自《郡斋读书志》著录以来即附《新义》之后,兹亦仍之。

《周礼疏》的校点者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彭林先生,审稿人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孙倩博士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王勇博士。《周官新义》则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殷婴宁博士校点,由苏州大学文学院顾迁副教授审稿。


Prev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52-54 of Confucian Canon

Next Page: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ce" Vol. 21 of Confucian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