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第197册已于2014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册收入子部礼教之属十一种,其中有班昭(曹大家)《女诫》,颜之推《颜氏家训》,司马光《家范》,吕大钧《吕氏乡约》(存目),吕本中《童蒙训》,陈选注朱熹、刘清之合撰《小学集注》,朱熹《童蒙须知》,许印芳增订王应麟《发蒙三字经》,李毓秀《弟子规》,曾国藩《曾文公家训》,张之洞《劝学篇》。
儒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修身的工夫体系,而且特别注重女性、儿童教育。从《论语》中洒扫应对、三省四勿,乃至《乡党》篇对孔子平居生活的叙述,最后发展出《内则》、《保傅》等早期儒家的教育著作,而后代也不断有礼教著作问世。这些著作,是儒家伦理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的传播,儒家伦理受到激烈的批评。但作为儒家思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礼教作品,亦受到较大的冲击。在此入选的十一部著作,基本囊括了各个时期的儒家礼教的重要作品,藉此可以了解传统儒家礼教的内容、价值与意义。
《女诫》,东汉班昭撰,是最早的女性教育专篇。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其父班彪,其兄班固。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又称“曹大家”。因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后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班固《汉书》中《百官公卿表》、《天文志》,是由班昭独立完成。著名学者马融亦尝从之受学。另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女诫》问世后,先以抄本流传,后范晔《后汉书》全文收入。正文由七部分组成,即《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与《和叔妹》七篇。该书依据儒家三纲五常说,对女子在夫家生活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次整理,以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以南宋绍兴重刊熙宁本《后汉书》所录《女诫》、《绿窗女史》本、王相笺注《女四书》为校本。整理者为武汉大学王雪华副教授。
《颜氏家训》书影
抱经堂丛书本
《颜氏家训》,颜之推撰。颜之推(531—约595),字介,琅邪临沂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身南朝诗书簪缨之族,家学甚厚,世治《周官》与《左传》。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554年,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后为回归江南,先逃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又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颜氏一生,“三为亡国之人”,历仕四朝,饱尝离乱之苦。其《观我生赋》痛陈自己身经亡国丧家的种种变故及“一生而三化”的无可奈何情状,悔恨之情,溢于言表。《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通过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现身说法来教育告诫子孙的著作。共二十篇,依次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有两卷本、七卷本之别。《颜氏家训》被宋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开后世家训文化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忠实记录了南朝士族门阀社会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南朝士族文化风尚的反映。其主旨在“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而“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因此,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颜氏家训》在后世流传甚广,五代时已有宫傅和凝本,宋有闽本、蜀本。沈揆在闽本基础上,参校蜀本、五代和凝本成淳熙七年(1197)台州公库本,共七卷,加考证一卷。元代经濂台田氏重刊,此本清代尚存,归潘氏滂喜斋收藏,后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据述古堂影元抄本刊刻。而清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卢文弨刻《抱经堂丛书》本。《四库全书》亦收入此书。而明代尚有万历甲戌(1574)颜嗣慎刻本和程荣《汉魏丛书》本。今人王利器撰有《颜氏家训集解》,并附各本序跋、颜氏传及其全部佚文,迄今为止,最为完备。此次整理,以鲍氏《知不足斋丛书》本刻述古堂影元抄本为底本,校以程荣《汉魏丛书》本、《抱经堂丛书》本。整理者为江西师范大学张艳国教授、南昌工程学院温乐平教授。
《家范》,宋司马光撰。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著述甚富,除《资治通鉴》、《家范》外,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易说》、《书仪》、《潜虚》、《涑水纪闻》、《类篇》、《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还曾注《太玄》、《扬子法言》。《家范》一书,“取经史所载圣贤修身齐家之法,分十九门,编类训子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为历代推崇为家教的范本,从家庭伦理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书名昉自唐代狄仁杰《家范》一书,首载《周易·家人》卦辞以及节录《大学》、《孝经》、《尚书·尧典》、《诗经·思齐》诸篇语作为全书之序,正文自《治家》至《乳母》共十九篇,杂采史事可为后代法则者,间亦有作者论议。全书节目备具,简明扼要,切于实用,并且其大旨归于义理。《家范》虽流传甚广,但存世版本最早者为万历三年(1576)陈世宝刻本,又有万历七年莫与齐刻本。万历三十四年沈节甫忠恕堂刻《先正由醇録》十三种,亦收有此书。万历十五年司马祉刻、万历三十五年司马露增修《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亦收入《家范》。天启六年,司马氏重刊,又据万历三十五年本。入清后,先由高安朱轼刊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间收入《朱文端公藏书十三种》。之后,多据朱本重刊。而民国吴兴刘氏留馀草堂刻本则源自明天启本。此次整理以天启六年本为底本,以万历七年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刘氏留馀草堂本为校本。整理者为江西师范大学万义广、李倩及南昌工程学院温乐平教授。
《吕氏乡约》,存目,见《蓝田吕氏遗著辑校》。
《童蒙训》书影
民国陶湘影宋绍定本
《童蒙训》又称《吕氏童蒙训》,共三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宋代诗人、词人、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家族。从吕蒙正中状元起,吕氏家族三代四人出任宰相,在北宋政坛享有盛誉。而从吕公著始,与北宋兴起的新儒学关系颇深。祖父吕希哲师程颐,故本中自小习闻程氏新说。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有诗二十卷,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为江西诗派重要传人。著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行于世。赐谥文清。吕氏编撰《童蒙训》,以语录体形式,主要纪录作者所见所闻其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事迹言行,重点关注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家族伦理道德要求。吕氏编纂此书的宗旨在光宗耀祖,使祖宗德业能流芳千古,并激励后人。故此书是一部侧重伦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课本。《四库提要》言:“本中北宋故家,及见元祐遗老,师友传授具有渊源。故其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务切实用。于立身从政之道,深有所裨。”《四库提要》又云:“其书初刊于长沙,又刊于龙溪,讹舛颇甚。嘉定乙亥,婺州守邱寿隽重校刊之,有楼昉所为跋。后绍定己丑,眉山李埴守郡,得本于提刑吕祖烈,复锓木于玉山堂。今所传本,即明人依宋椠翻雕。行款字画,一仍其旧,最为善本。今亦悉从之焉。”此次整理,据民国陶湘《托跋廛丛刻》影宋绍定本为底本,用明影刻宋绍定本、王嗣贤影抄宋绍定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当归草堂刻本为校本。整理者为江西师范大学万义广先生。
《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六卷,是明陈选为南宋朱熹、刘清之师弟合撰《小学》作的集注。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闽学一系的代表人物,也是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一生著述甚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刘清之(?—约1190),字子澄,江西临江人。初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后及见朱熹,慨然有志于义理之学。绍兴二十七年(1157)举进士第,历知宜黄县。周必大荐于孝宗,得召对,改太常主簿,除通判鄂州,改衡州。光宗即位,起知袁州。 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通录》、《墨庄总录》、《祭仪》、《时令书》、《续说苑》、文集、《农书》等,并传于世。《小学》一书,据《晦庵集》《与刘子澄书》言,其发凡起例出自朱熹,而累次编排实讬刘氏,可以说是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完成的。书前有自序,可知成书于淳熙十四年(1187)。全书六卷,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又分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全书杂取经传中有关论幼仪之文,按类编列,而以具体事实加以说明。内篇中的立教、明伦、敬身,“皆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乃小学之纲”;稽古门,则“摭虞夏商周圣之行,所以实立教、明伦、敬身”。外篇中的嘉言、善行,皆记述汉以来所谓圣人之言,贤人之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处世、做事的基础。可以说,《小学》一书是根据儒家经典及其义理而作的训蒙之作,以明伦为核心的教育指导思想贯彻终始,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书。自其问世后,遂广为传播,影响遍及东亚三国,其注本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明代陈选的《小学集注》影响最广。陈选(1429—1486),字士贤,号克庵,临海城关人。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会试第一,成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官至广东布政使。其为人刚直耿介,罢黜贪官,弹劾大臣,无所畏惧。督学南畿,颁冠、婚、祭、射仪于学宫,令诸生以时肄之;作《小学集注》以教诸生。著有《宋史·道学传》、《丹崖集》。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内府刻本为底本,校以国图藏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万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大图书馆藏万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小学》原文则对校了国图藏元何士信《诸儒标题注疏小学集成》十卷残本及北大图书馆藏元刻夏煦《文公先生小学资讲》十一卷并图一卷。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王燕均研究员。
《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一卷,宋朱熹撰。作为理学家的朱熹,一生著述宏富,而对蒙学教育也十分留意。认为儿童通过接受良好的蒙学教育,学会谨守心术之要,威仪之则,衣服之制和饮食之节,养成正道,成年之后,方可通达事理,无所不能。因此,先后撰有《童蒙须知》、《小学》(与刘清之合撰),从细微处着力,用以端正儿童趋向。《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目。《童蒙须知》历代鲜见单行,多存于各种丛书之中。如元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甲集《为学》、清光绪二十七年胶州何时轩东听雨堂刊《儒先训要十四种》、《西京清麓丛书续编·养蒙书》所收题名《童蒙须知》,而明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明刊《居家必备家仪》、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刊《说郛》、道光十五年朝邑刘际清《青照堂丛书摘次编》、同治十年江苏书局刊《张杨园先生集·杨园先生经正录》所收题名《训学斋规》。此次整理,以东听雨堂刊《儒先训要十四种》本为底本,校以元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本及《文公大全集补遗》本、宛委山堂《说郛》本。整理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严文儒研究员。
《增订发蒙三字经》,宋王应麟撰,清许印芳增订。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一宗朱子,举凡经史百家、天文地理、掌故制度无不留心。著述颇富,约二十余种、六百多卷。其荦荦大者有《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而《困学纪闻》则专以考证为能事,为“宋代三大笔记”之首,影响深远。王氏《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原书1068字,356句,内容涵盖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举凡历史、哲学、文学、天文地理、人伦道德等无所不有,而核心则归重于儒家伦理仁义诚敬忠孝。在格式上,以韵文的形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问世后,即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经典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最为普及的蒙学读本。历代赓续改编之作亦接踵而起,如《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而字数也逐渐增加,明代已出现1092字本,明末又有1122字本,清初又有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与此相伴随的是注解本、插图本的问世。其中尤以清末许印芳增订本最负盛名。许印芳(1832-1901),字茆山、麟篆,号五塘山人,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人,近代云南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许印芳同治九年参加乡试,中举后,赴京会试不第,遂返云南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昆阳学正,永善教谕,昭通、大理教授,五华书院监院,经正书院山长等职。足迹遍云南各地,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著作有《陶诗汇注》五卷、《诗谱详说》、《诗法萃编》、《五塘诗草》六卷。编有《滇南诗略》、《滇诗重光集》。许氏增订本共计3516字,1172句,数量较王氏原作不啻三倍。从内容上而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军政、刑狱,补充了王氏之后的历史知识,使之更接近中国古代的小型百科全书,较王氏原本丰赡周备,但亦有考虑不周之处。对王氏原书顺序重新编排,或加句,或换字。增补本整体上不失为优秀之作。《增订发蒙三字经》问世后,即由许氏于光绪十三年前后监刻。1914年《云南丛书》又据此影刻,而上海书店《丛书集成初编》又据《云南丛书》本影印。此次整理,即以1914年刻《云南丛书》本为底本加以标点。整理者为江西师范大学万义广先生。
《弟子规》,清李毓秀撰。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八十三岁。清初学者。其著作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其中最有名者为《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本于《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字,分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世为学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核心是孝悌仁爱。内容浅显易懂,风格朴实,又押韵顺口,极便初学,受到清朝政府大力推广而广泛流传,成为重要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弟子规》初刻已不可考,今存版本有咸丰五年(1855)慎修堂《蒙养斋十三种》刻本、同治五年(1866)传经堂《蒙养斋十三种》刻本,光绪六年(1880)南京李光明庄刻本。此次整理,以慎修堂本为底本,校以传经堂本、李光明庄本。校点者为武汉大学王雪华副教授。
《曾文正公家训》书影
光绪五年传忠书局本
《曾文正公家训》共二卷,清曾国藩著。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累迁侍讲、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咸丰三年(1853),丁母忧居家。时太平军兴,奉清廷命帮办团练,后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恢复岳州、武昌、汉口等地。1860年升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皖南军务。次年7月,攻陷安庆。以功加太子少保衔,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同治三年(1864)六月,攻陷天京(今南京)。因功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毅勇侯。次年,以钦差大臣督湘淮军围剿新捻军,两度作战失利后乃回两江总督原任。与李鸿章、左宗棠等致力兴办洋务事业,创办江南制造局,为洋务派的首领。在倡导洋务运动中,他注重教育事业,遣派第一批留美学生出国、兴办同文馆,组织翻译西书等。同治七年春,授武英殿大学士。同年夏,调任直隶总督,以练兵、饬吏、治河三端为要务。同治九年,奉命查办天津教案,屈从洋人,受到时论谴责。同年9月,回两江总督原任。年底授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同治十一年,卒于南京,谥号文正。曾国藩出于缙绅世家,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好韩愈之文。入仕后,拜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师,又从倭仁、唐鉴讲习程朱理学,自称“一宗宋儒”。然处身清末时事激荡内忧外患之局,故提倡经世致用,关注时务,重视民生,整饬吏治,简拔人才,兴办洋务和提倡西学教育,以捍卫封建纲常名教和封建思想统治,成为清末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国藩作为清廷要员,立足于阐释与践行儒家名教伦理,极力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治秩序与伦理秩序。一生著述颇丰,著作最后汇为《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未刊信稿》等。其中《曾文正公全集》一六七卷,由李瀚章编辑,光绪二年(1876),由湖南传忠书局刻印,包括奏稿、文集、诗集、书札、批牍、杂著、《求阙斋日记》、《读书录》、《孟子要略》、年谱、《经史百家杂抄》、《十八家诗抄》、《经史百家简编》、《鸣原堂论文》、家史等。《曾国藩未刊信稿》于195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曾文正公家训》,二卷近十万字,上卷五十五封,下卷六十二封,是由当时著名学者曹耀湘主持编辑,由杨仲藩刻字,于光绪五年由传忠书局刊行。是曾国藩写给兄弟子侄的书信汇编,共收有给儿子曾纪泽、曾纪鸿的书信一一五封,给弟弟和侄儿纪瑞的信各一封,给妻子欧阳夫人的信二封,另有遗嘱一篇,日记一则。内容涉及修身、持家、为人处世、治学养生等。《家训》问世后,士大夫之家即以之为教育子弟的教材,故各地纷纷翻刻,光绪中叶,已遍及大江南北,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整理,以清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初刻本为底本,以台湾学生书局《湘乡曾氏文献》为校本,以光绪十六年鸿宝南局校印本、海南出版社《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为参校本。整理者为华中科技大学黄长义教授。
《劝学篇》,晚清张之洞撰。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无竞居士、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咸丰二年(1852),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修筑铁路。教育方面,先后曾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职务。任湖北学政时,整顿学风,建立经心书院,奖掖人才,造士甚众,颇得时望。在四川学政任上,与总督吴棠创立建立成都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仿照阮元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的例规,手订条教,并撰写《輶轩语》、《书目答问》两本书,用以训士。前后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慈恩学堂、广雅书院等,为近代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造就了大量人才。《劝学篇》是集中反映张之洞学术思想的著作,发表于1898年。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观念,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之不足。张之洞用传统四部经史子集来概括传统的内容,尤其强调“明纲”。又分西学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全书共二十四篇,内篇九篇,为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十五篇,为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所谓“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客观地说,张之洞身处中西激荡的晚清时局中,一方面要维护满清政府的统治,维护千百年来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政教权威,另一方面也意识到非变革无以救亡图存,非向西方学习无以自立自强,在趋新与守旧之间调和折中,在晚清士大夫群体中不失为开明人士。也正因如此,《劝学篇》在晚清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劝学篇》光绪二十四年成书后,同年三月,即由两湖书院刊刻。五月,张氏弟子袁昶于芜湖中江书院汇刻入《浙西村社汇刊》。六月呈光绪御览后,以圣谕形式由军机处颁发给各省督抚、学政,要求“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此次整理,以两湖书院初印本为底本,以北平文华斋1928年刊《张文襄公全集》本为校本。校点者为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王雪华副教授。
此册通审专家为北大历史系叶炜副教授、北大图书馆栾伟平副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斐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