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深圳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儒藏》主编会议暨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国内外数十位儒学名家济济一堂,共商儒学文化传承发展大计,交流《儒藏》编纂过程中的经验得失,为把这部鸿篇巨制锻造为留存儒学文明火种、延续中华文化精华的世纪巨典展开了热烈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儒藏》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基础性文化学术工程,只有以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调动全国儒学学术力量,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才能将《儒藏》编纂为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传世典籍。
编纂《儒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儒藏》的文化地位尽管如此显赫,然而对普通百姓来说,很多人还对这项宏伟的文化工程知之未详。记者了解到,《儒藏》是由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大师倡议发起的儒家典籍文献整理工程,启动于2004年,已经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在由汤一介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持下,全国30多所高校的300多位一流学者投入了《儒藏》编纂中。它将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技术手段,把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典籍文献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并像《佛藏》、《道藏》那样,编纂为一个完整体系,供后世传承学习。
《儒藏》工程将分三步走。2010年前,将集中精力编纂出版包括近600部、9700多卷、近两亿字的《儒藏》精华本,收入不可忽略的一批儒家典藏文献。然后,将把目光投向更多的儒家典籍,用10年左右时间编集5000部10亿字的《儒藏》大全本,再加上子项目10卷本《中国儒学史》、《儒藏总目》和100种《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丛书》,全部整理出版工程预计将耗时20年,编辑总量不少于著名的《四库全书》,堪称一次世纪修典。
汤一介的高徒、承办本次会议的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对记者说:“编纂《儒藏》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刻不容缓,不可有丝亳轻慢。”
创新体例让传统典籍亲近现代人
目前,《儒戴》精华本的编纂工作正在全国各地的30多所高校中紧张进行。该工程由编纂与研究两部分构成,既要对儒家典籍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编纂,又要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儒藏》将以繁体竖排标点并附有简明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制作成便于检索的电子文本。目前,根据已确定的书籍选目、部类及字数,所收各书在全编各分册中的位置已经排定,并将依照各书整理校点的进度,成熟一册,出版一册,以便尽快发挥社会效益。
采用什么样的体例和方法来编纂《儒藏》这部空前的典籍,是很多儒学爱好者关心的问题。其中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釆用影印本还是标点排印本?其次,内容追求大而全还是小而精?其三,内容断至清朝、五四,还是当代?
在记者对与会专家的采访中,大多数人对目前《儒藏》精华本釆取的体例形式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四库全书》和《续四库全书》中搜集的儒家典籍都是影印的,已经起到一定的保存作用。为实用和方便读者阅读起见,《儒藏》釆用校勘标点排印本应更好。对于内容问题,既然是系统整理工程,当然不应有所遗漏。但“大而全”应该分步骤走,最重要的典籍精华先编,次重要的再编,从小而精过渡到大而全。而断代问题止于清代较为合适,之后的典籍可作为续集;儒家思想在国外的影响和流传则可作为正集之外的《儒藏外传集》。
在昨天下午的研讨中,日本学者户川芳郎、韩国《儒藏》研究者梁承武和越南学者阮金山也分别就日、韩、越的儒学典籍和该国《儒藏》编纂工作进行了介绍。原来,《儒藏》除了将我国儒学典籍“一网打尽”之外,还收录了流传在上述东亚、东南亚国家中的儒家著作,而且份额还不小。来自日本的著作有42种、韩国40多种、越南有10种,这100多种“海外来书”占了《儒藏》精选编的五分之一,其中日本正平版的何晏《论语集解》等都是不可不提的权威著作。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成为本次《儒藏》编纂的一大亮点,令其影响扩展到了世界。
深圳大学加入编纂阵营
目前《儒藏》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卷本的《中国儒学史》已经完成,《儒藏》精华编《论语》卷、第104册和第281册也已正式出版,它们是《儒藏》编纂工程最先推出的成果。迄今为止,已有3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对《儒藏》精华编460部儒家典籍的校点工作。比如山东大学古籍所负责《诗经》类,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负责《周易》类,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负责“三礼”,四川大学古籍所负责“史部”等等。记者在会议上获悉,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也加入了《儒藏》的编纂阵营,为这部世纪重典的问世奉献深圳的一分力量。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是汤一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大学初创时期一手创办的。现任所长景海峰教授介绍说,该研究所负责的是《儒藏》子部“性理之属”中的8部著作。早在2004年,景海峰就率领国学研究所正式参与到《儒藏》工程的编纂之中,并与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起承担“性理之属”部分38种著作的整理校点工作。作为其中的“精锐部队”,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责任十分重大。目前,8位学者每人负责一部著作的校点,其中4部已经完稿。
自2002年年初正式启动编纂,《儒藏》工程已在北京、上海举行多次主编会议,此次会议是首次移师深圳。景海峰表示,深圳虽然是一座现代都市,但这里的学术界不忘自身的文化责任,为了将中华儒学文明的火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他们将为《儒藏》的最终成书出版做更多的贡献。
转载自《文娱新闻》(2007年12月3日 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