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媒体报道
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之一:科学研究篇

编者按:百廿载悠长学府,双甲子薪火相传。今年5月4日,北大将迎来120周年校庆。

120周年校庆在北京大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北大将以“成就·反思·未来”为主线,讲述北大故事、传递北大精神价值、反映北大改革发展成果。

如今,校庆大幕已启。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校庆文化氛围,北大新闻网编辑部特推出《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专栏,专栏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精神传统、党建思政、对外交流、服务社会、后勤服务、北大医学、校园生活等十个方面,选取颇具典型性、代表性的120个关键词,以此为线索,为读者提供一个快捷了解北大历史传统、文化气象、精神魅力,尤其是百年校庆以来北大发展变化的窗口。

巍巍上庠,百廿星辰,人文渊薮,底蕴深厚。有关北大精神、历史记忆等相关文献浩如烟海,加上时间有限、认知有限,选取的内容难免有一孔之见,难免挂一漏万,难免以偏概全,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1.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主要用于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研工作者,该奖项由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是目前国家设立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截至目前,共有29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谢家麟、于敏、屠呦呦(按获奖时间排序)等11位为北大校友,人数为中国高校之首。

 

2.“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2位是北大校友,他们分别是:赵九章、郭永怀、钱三强、彭桓武、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周光召。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来概括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

 

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59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师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最终于1965年9月完成,同年11月通过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题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的文章署名21人,其中北大化学系7人:邢其毅、季爱雪、陆德培、李崇熙、施溥涛、叶蕴华、汤卡罗。1982年7月,此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4.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如果说活字印刷是一次印刷业革命的话,这个系统的诞生,将是一场新的印刷革命的开端。”《人民日报》文章评价该成果。1980年9月15日,一本26页的样书印刷成功,标志着上千年的“铅与火”的时代的谢幕和“光与电”崭新时代的开启。这本小册子是《伍豪之剑》,完全由北京大学校友王选院士发明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排出。王选也被称为中国“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刘延东语)。

 

5.稀土分离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的徐光宪临危受命——分离镨钕,研究生产稀土的技术。经过艰辛探索,他大胆摒弃国际上通用的离子交换法,成功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该理论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 China Impact)”。徐光宪也成为中国的“稀土之父”。

 

6.屠呦呦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女科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院1951级校友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项。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7.儒藏

2002年10月,北京大学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30多家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中、韩、日、越近500位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计划用20多年时间,对海内外3000多种儒学典籍文献进行全面整理,集成一部传世儒家文献汇典,这是教育部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目前,9卷本《中国儒学史》也已出版。

 

8.“双一流”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大学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全国共36所),并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9.新体制机构

2017年,北京大学提出建设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秉承以交叉学科为重点、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宗旨,北京大学成立了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等13个新体制科研机构。新体制科研机构是北大体制创新和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了新的体制机制,汇聚各类学科的优秀学者,探究国际关注的前沿课题。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与评聘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也逐步向全校推广。世界上第一个“MALBAC婴儿”等科技进展就是新体制机构交叉合作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10.学部建设

自1999年设立以来,学部为北京大学加强学科整体规划、带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调整、推进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促进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北京大学拥有人文学部、理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和医学部等六大学部。在“双一流”建设中,北京大学依托学部建设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未来,北大将把学部建设作为管理架构综合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学部的职能,将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鼓励学部在课程选修、专业转换、学科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1.区域与国别研究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北京大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学校层面布局和建设的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旨在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引导学者和院系更加关注世界各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带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布局和研究方向调整。未来,北京大学将在丝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等现有机构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区域与国别研究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学校的学科布局与结构调整,构建中国视角的学术体系,探索具有中国和北大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师评聘制度与组织架构,使北大成为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地区和国际研究的重镇和制度样板。

 

12.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2015年10月10日在北京大学盛大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进行学术研讨。这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会学者层次最高的马克思学术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旨在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于2018年5月5日至6日召开。

 

转载自北京大学新闻网(2018年03月20日)

来源网址:http://news.pku.edu.cn/xwzh/129-301411.htm

上一篇:立足当下:肩负使命 创建一流

下一篇: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名家系列讲座在国图开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