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儒藏》讲座
讲座纪要
儒藏讲坛(8)纪要│儒学研究范式的历史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2019年9月21日,30余位学者做客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儒藏讲坛”(第8期),展开了一场主题为“儒学研究范式的历史与展望”的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甘祥满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致开幕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景海峰教授做了题为《经典诠释与当代儒学的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当代的儒学发展离不开其历史根脉,尤其离不开对其基本经典的现代诠释,只有在当下的语境对其做出深刻诠释,才能为儒学新的生机提供源源不绝的养料。本期讲坛分为两个分会场,六场小组讨论,每场讨论都采用一对一评议的方式。



undefined

景海峰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一场讨论共有四个报告。顾永新老师的《<周易要义>所从出之底本探赜》一文,对比了南宋学者魏了翁所著《周易要义》与传世《周易》经注本、单疏本与注疏合刻本,运用内证、互证等方法论,考察了《周易要义》所从出之底本。方韬老师《<春秋外传>文献考释》一文,对宋本《文章正宗》中《国语选篇》进行了比勘,确定了明道本的注音并非清人影抄时的羼入,而可能是宋本的原始状态。陈殿老师《<春秋>人名杜预释例》一文旨在重构杜预对《春秋》书法、《左传》史实文本与人物身份、世次与关系、名号归一等讨论联系起来的论证线索,揭示传统经书注释形式的论证透明度。王小婷老师《<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本之异同考》一文对明代朱鸿《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中《孝经目录》等五章内容进行了详细校勘,推断出《总类》本之成书时间当晚于《丛书》本。

第二场讨论宋明理学专场,共有五个报告。汤元宋老师《从“道体”到“体道”》一文跳出了传统针对特定道体文本的考证辨析,指出朱子援引、改造小程“与道为体”之说的用意在于打通其哲学体系中本体与日用工夫。王耐刚老师《朱陆异同与优入圣域》一文分析了陆象山、王阳明二人从祀的庙堂争议及其学术影响,并讨论了明代晚期陆王进入道统的过程。张倩茹博士《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一文考察了发生于明代正德九年至正德十一年的一场以朱陆异同为主题的学术争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的成书背景。程海霞老师《中晚明王学“以内在证超越”之取径新探》一文以江右王门王塘南之孟子观为线索,探究了王塘南以心证仁、以良知证性体、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等思想形态。高海波老师《方以智对晚明清初学风的批判》一文以方以智《易余》为切入点,观察了方以智对明清之际儒释二教“玄虚”之弊的感慨与体用交互的思想倾向。

在第三场讨论中,李若晖老师《论正常之恶:<鲁穆公问子思>的哲学分析》的报告从哲学层面对郭店竹简《鲁穆公问子思》进行考察,讨论了君主对臣民道德的单向性与双向性。张文老师做了《<论语>“束脩”释义考辨》的报告,结合文字本义、语言环境、先秦礼制与汉儒古训,明确了“束脩”一词应释为“束脯之贽”。吕明烜老师《“知和而和,不可行也”》一文从《学而》第十二章观察了“和”的发生基础,勾勒了“和”的立体性、主动性、后置性,在一定意义上尝试矫正了“和”的理解坐标。谭忠诚老师《两汉儒学政治化范式之嬗变的历史经验》一文观察了两汉儒家政治化范式前后嬗变的成败得失,试图澄清儒学“道统”在新时代如何统摄“学统”与“政统”的外王之宜。田丰老师《汉代推类思维范式的转型》一文考察了王充的推类思维运用于汉代思想批判中所展示出的特点与得失,展示了汉代推类思维范式的转型及其后续影响。

第四场讨论侧重海外儒学的研究。方旭东老师《攻气操心:琉球儒者蔡温的工夫论》认为蔡温“攻气操心”工夫论看似独特,实则不出程朱修养论范围,直接来源为明儒薛瑄。李长春老师《“效法”、“时会”与“风气”》一文讨论了章学诚的知识论,提出了“六经皆象”的观点。刘莹博士《东亚近世后期儒学展开的内在逻辑》以荻生徂徕与王船山“制作”说为例,探讨了先天预成式人性论式微后儒学中形而上学内在逻辑发展的新方向,即后天养成式人性论的彰显。姜海军老师《<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清学范式的建立》对清朝的儒化、汉化与《四库全书总目》诠释理念之形成与《四库全书》所代表的清学典范在文化认同上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孟庆波老师《十八世纪记述孔子的英文文献及其特征与影响》一文研究了十八世纪英文世界关于孔子生平及思想的文本,认为它们帮助英文读者了解了孔子,让孔子及中国思想进入西方知识体系,在英文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场讨论共有五个报告。刘增光老师《“礼让”传统的发明》一文认为乾嘉儒学对礼让的强调涵摄了义理、经学、治道等多个维度,从这一角度所理解的“以礼代理”说具备着通贯澄澈的效果。徐道彬老师的报告《从金榜<礼笺>看乾嘉汉学的经世意义》从清代学者金榜《礼笺》入手,考察了乾嘉汉学的致用思想和经世意义。许家星老师的《引述抑或创作》一文讨论了朱子《四书集注》中“增损改易本文”的现象,还原了朱子《四书集注》的成书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程朱异同。李畅然老师《“对文则别,散文则通”》一文考察了“十三经”形成的纵横两线与不同著作的关联序列。李文艳博士《复性与循礼》探讨了唐代学者李翱的思想,对其性情关系论、心性论与礼学思想进行了考察。

第六场讨论主要着眼于近代儒学的研究。宫志翀博士《“改制教主”:康有为对传统孔子形象的突破》一文在整体的经学视野中观察了“教主”、“改制”诸说对康有为经学体系的核心意义,认为“改制立教”是三世说的理论前提,决定了三世说的性质与形式。郜喆博士《论廖平“三统说”的形成与发展》的报告认为廖平“三统说”在甲午前后出现了由“经史合一”到“经史分途”的转变,进而分别指向“制度文明史”与“空言哲学”两种经学理解方式。沙志利老师《章太炎哲学与经学关系论》一文通过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中《别录》部分关于哲学学说的用世意义的文本,试图建构其哲学与经学之间的关联。甘祥满老师《“理”论:从戴震到冯友兰》一文从戴震对“理”的新诠释以及对宋明“理”说的批判开始,续以清末民初王国维关于中西文化“理”义的疏释与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创建,勾勒出了中国儒学在由近代到现代过程中“理”论的演变脉络。

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沙志利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姜海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分会总结。景海峰教授最后做大会总结,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会对于儒学研究以及对于主办方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发展的意义。

上一篇:儒藏讲坛(9)暨“青年学者论坛”第一期纪要

下一篇:儒藏讲坛(7)纪要│董婧宸:《说文解字》大徐本的流传与刊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