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出版动态
《儒藏》精华编第107册介绍:《孟子注疏》《孟子章句》《孟子字义疏证》

《儒藏》精华编第107册已于2016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册隶属经部四书类孟子之属,收录四种《孟子》学代表性著述:赵岐注、题孙奭疏《孟子注疏》、刘熙《孟子章句》、张栻《癸巳孟子说》(存目,见《儒藏》精华编第233册《张栻全集》)、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1


赵岐(?—201),字邠卿,原名嘉,字台卿。东汉末年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少明经,有才艺。延熹元年(158),因得罪中常侍唐衡兄唐玹,匿姓名而四方逃难。后遇安丘孙嵩,躲于其家,藏匿复壁中数年。遇赦出,拜并州刺史。灵帝初,又遭党锢之祸被禁十余年。中平元年(189)征拜议郎,后举敦煌太守。献帝时复拜议郎,迁太仆。建安初拜太常,年九十余卒。撰有《孟子章句》、《三辅决录》。《孟子章句》是汉代唯一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孟子》注。该注本对《孟子》进行了分章,且每章下有“章指”,概括一章之旨意;将《孟子》分为上下,凡十四卷,奠定了《孟子》篇章后世的流传形态。

孙奭(962—1033),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人。太宗朝九经及第,历真宗、仁宗朝。历任莒县主簿、国子监直讲、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兵部侍郎等,以太子少傅致仕。幼即娴熟经书,以经术仕进。撰有《经典徽言》、《崇祀录》、《五经节解》等。

《孟子注疏》题名孙奭疏,相传是孙奭为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其体例大致符合通行之经疏样式,对经文及注文进行疏证,以通俗串讲为主。因其多敷衍赵注为说,对赵注之典故、史实往往不加注明,或说解错误,故前人对其评价不高。且疏文在每章下对赵岐“章指”有删节或改写,将其散入疏文,甚至增置于注文中,使“章指”原貌湮灭无存,至清人多方辑录,始得恢复。不过该书作为首部《孟子》注的疏解之作,有其开创之功;说解虽有疏误,但大致通达,亦不乏精善之见。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在孟学史上的价值及影响自不待言。

关于此书之作者,南宋朱熹最早提出质疑,认为是邵武士人假作,清代学者赵佑、周广业以及四库馆臣等皆有进一步的考辨。现一般认为该书为伪托孙奭之作。


《孟子注疏》书影

《儒藏》精华编第107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该书现存最早版本是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半页八行,即世称八行本或越州本者。又有十行本系统,现存元刻明修十行本,明嘉靖李元阳闽刻本、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清武英殿刻本、阮元校刻南昌府学本等。此次整理,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为底本,以嘉庆二十一年(181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为校本,参校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大字本《孟子》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校点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丰先生,审稿人是福建莆田学院中文系方芳女士。


2


刘熙,字成国,北海郡(今山东高密)人,东汉中平中征为博士,寻除安南太守,后避乱移居交州。师事郑玄,是东汉末博学硕儒,为时所重。其生平见于《三国志》程秉、薛综、许慈诸人传中,清人钱大昕、焦循、叶德辉多有考证。著述有《孟子注》七卷、《谥法》三卷、《释名》八卷。


《孟子章句》书影

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本


刘熙《孟子章句》除《隋志》外,仅为两《唐书》著录,盖唐以后渐亡佚。赖有裴骃《史记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汉书》颜师古注、《文选》李善注、慧琳《一切经音义》、《原本玉篇》等征引其文。清代学者王谟、周广业、宋翔凤、黄奭、陈鳣、马国翰、王仁俊、叶德辉先后将这些零星资料采摭辑录,使后人尚得管窥刘氏《孟子》注之一斑。众家辑本中以叶德辉所采最晚出,也最为完备。叶本共辑得刘熙注六十二条,并附有《刘熙事迹考》一篇。就现存注文来看,刘注以字词释义、名物训诂为主,且大多较为详确,故而常被《史记集解》、《汉书》、《文选》等注家征引。另外,从刘熙注来看,其所据《孟子》底本与赵岐注本不同,为后人在赵注本外又提供了一个《孟子》古本。

此次整理,以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本为底本,并对引文依据原书做了校核。校点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丰先生,审稿人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陈新先生。


3


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人。早年师从婺源江永,得其学。乾隆二十年(1755),避仇入京城,结识纪昀、钱大昕、王鸣盛、朱筠等人。四十岁始考中举人,以后六次参加会试而不第。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以举人特召充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勤修其职,积劳成疾而卒。其为学广博而又精深,精于文字、音韵、训诂及地理、历算、典章制度等。为乾嘉考据学代表人物。其弟子有王念孙、段玉裁、孔广森、任大椿等。著述宏富,有《尚书义考》、《毛诗补传》、《中庸补注》、《方言疏证》、《声类表》、《声韵考》、《勾股割圆记》、《考工记图》、《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东原文集》等。

《孟子字义疏证》改定于戴震去世之前数月,是他自己最为重视、生平着力最多的重要著述。全书凡上中下三卷,对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理智、诚、权等概念范畴一一进行诠释。戴震反对程朱理学杂老释之言解六经及孔孟,凭臆凿空,其流弊至于“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借助对《孟子》中字词概念的诠释,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程朱主张“理在气先”,是形而上之道,戴震则主张“理在气中”,理是天地万物之理,有分理,有条理。认为理本于人欲,主张“体民之情,遂人之欲”(卷上),反对程朱将理欲对立、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此理欲之辨,适成忍而残杀之具”(卷下)。其对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尖锐批判,在当时可以说是振聋发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孟子字义疏证》书影

《微波榭丛书》本


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曲阜孔继涵刊刻《戴氏遗书》,收入此书,是该书的第一个版本。后收入《微波榭丛书》。道光二十三年(1843)钱熙祚辑《指海》丛书及光绪年间端溪书院刊刻《端溪丛书》,皆收入此书。此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乾隆孔氏刻《微波榭丛书》本为底本,以《指海》本和《端溪丛书》本为校本,参校了民国十三年胡适编辑《戴氏丛书》本。

校点者是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先生,审稿人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陈新先生。

上一篇:《儒藏》精华编第108册介绍:《孟子正义》

下一篇:《儒藏》精华编第106册介绍:《论语正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