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第267册于2012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册隶属集部别集类,收录清代著名学者陈确所著《乾初先生遗集》一种书。
陈确,初名道永,字道玄,后改名确,海陵(今属浙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卒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确年少时,颖悟绝伦,过目成诵,为邑诸生,声名藉甚。年至不惑,始受业于理学大家刘宗周,与黄宗羲同为刘门高足。后值明清鼎革,弃举子业,终身布衣,以躬耕和教授生徒为生。学术上,陈确是一位充满创新精神的勇士。“其学无所依旁,无所瞻顾,凡不合于心者,虽先儒已有成说,亦不肯随声附和,遂多警世骇俗之论”。 其《大学辨》等著述对宋明理学中的许多论调进行了批判,表现出极大的怀疑精神和学术勇气。他认为被宋儒奉为经典的《大学》一书并非圣贤之作,谓“《大学》其言似圣而其旨实窜于禅,其词游而无根,其趋罔而终困,支离虚诞,此游、夏之徒所不道,决非秦以前儒者所作可知。苟终信为孔、曾之书,则诬往圣,误来学,其害有莫可终穷者,若之何无辨!”他对朱熹为《大学》所编排的“三纲八目”也选择性地进行彻底批判。陈确论著中确有不少惊世骇俗之论,颇遭友朋非议,谓其“挟贤挟长”,而陈确则“深知不合时宜而硁硁之心不能自已”。
《乾初先生遗集》书影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餐霞轩钞本
陈确死后,他的孙子陈克鬯把他的著作手录一通,编为文集八册、诗集二册,宝藏于家,但不幸最终丢失了三册。其后,族玄曾孙陈敬璋费尽周折,搜集到了这十册诗文集,又从陈确六世孙陈锦处得到另外几册陈确著作的原稿,于清嘉庆三年(1798)编成《陈乾初先生遗集》四十九卷,分文集十八卷、别集十九卷、诗集十二卷。此书现存版本有如下四种:一、嘉庆三年稿本,藏上海图书馆。此当为陈敬璋编定时的初本。此本原为四十九卷,但别集缺前四卷,仅存五至十九卷。二、餐霞轩钞本,藏上海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收录此本。此本总目录为四十九卷,与嘉庆三年本一致。三、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陈确集》称曾从上海图书馆钞得一份钞本,并拟名“上海本”。据其《点校说明》中所言,此上海本不知录自谁手,旧藏海宁吴昂驹家,后又由杭州王氏九峰收藏。《点校说明》只字未提“餐霞轩”,而其别集部分的内容和编次也与餐霞轩本不同,说明此“上海本”与上海图书馆所藏“餐霞轩”本非一种。四、惜道味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此本与餐霞轩本及中华书局所称“上海本”内容大体一致,只是编排上文集、诗集和别集的次序不同,且此本无陈敬璋注文。
本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餐霞轩本为底本,以南京图书馆藏惜道味斋钞本为校本。底本缺失别集部分前四卷(依次为《辰夏杂言》、《俗误辨》、《丛桂堂家约》、《补新妇谱》),而国家图书馆所藏餐霞轩钞本《乾初先生遗集》正是此所缺四卷,故据以补入。
本书校点者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茂汉先生,审稿专家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已故编审李剑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