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第131册于2013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册隶属经部谶纬类,收录清代学者黄奭辑撰的《通纬逸书考》一书。
谶纬作为解经之作,一般认为形成于汉成帝时,后又经哀、平、新三朝,至光武帝时整理定型为图谶八十一篇。后有郑玄、宋均、宋衷等为之作注,不断掺入增衍之作。由于谶纬与政治关系过于密切,谶纬文献曾遭曹魏、刘宋、萧梁、元魏的禁毁,多散佚。明后期至清代,学者出于研究的需要开始辑佚谶纬文献,著名的有陶宗仪、杨乔岳、赵在翰、马国翰等。黄奭的《通纬逸书考》在赵在翰《七纬》基础上核查辑文,增补轶文,又参考了时人少见的清河郡本《纬书》,所辑佚文数量多,校勘品质高,为后人称道。黄奭(1809-1853),字右原,甘泉(属扬州)人,曾师从江藩,为清代辑佚大家,辑书二百八十余种。
《通纬逸书考》书影
《儒藏》精华编第13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次校点《通纬逸书考》,以民国甲戌江都朱氏补刊本为底本,参校以赵在翰《七纬》、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以及《易纬八种》、张惠言《易纬略义》等书。校点者为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李梅训博士。
本册通审专家,有北京大学陈苏镇教授、中国社科院任蜜林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