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媒体报道
日、韩、越三国专家纵论儒学命运

儒学本是东方一种古老的学术文化,上世纪70年代东亚经济腾飞,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发展的斐然成绩,不仅令西方经济界瞠目,显示出一种有别于欧洲“集团主义人文类型”的现代化模式,而且使得许多西方人士意识到:亚洲今天发生的种种革命性变革背后,有一个传承数千年的历史背景。而儒学,正是这一背景中的关键所在。

昨天,几位来自韩国成均馆、中央大学、西江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海外儒学研究专家,出席了在深圳举行的“《儒藏》主编会议暨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借此契机,本报记者专访了日本东京大学“中国文史部”掌门人户川芳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教授阮金山,并听取了韩国儒学研究会会长梁承武的发言,他们纵论海外儒学现状,为中国国学研究提供了可贵借鉴。

 

“国学热”是好事,中坚力量是知识分子

阮金山认为,中国的“国学热”是好事,思想层面的讨论十分有益。前几年,他通过中国报纸了解到中国加入WTO的详尽过程,“这表明中国开始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经济格局在变,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必然的。在东西方思想加速碰撞之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考虑和顾及到了自己的传统,他们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国学,发现了国学对中国现代发展战略的影响,表明了对自己古代遗产的理解,表达了关于当代文化的基本诉求,不是好事吗?”阮金山强调说,中国国学的精髓,应该是儒学,儒学里面有不少好的合理的东西,伴随着中国的开放,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儒学的扬弃,儒学合理、进步的部分必将发扬光大,对此,他十分期待。

户川芳郎也表示,中国目前的“国学热”是在拯救和弘扬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中坚力量是那些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我很欣慰,对中国学者怀有深深的敬意。”

 

户川芳郎

 

各国“国学”大不同,中国儒学影响深远

东亚各国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国学热”,抑或国学也曾遭遇过起起落落?户川芳郎告诉记者,日本很早就有“国学”的提法,但这个“国学”不是中国的国学,而是日本国的国学,倡导者是本居宣长(1730-1801)。他通过考据日本经典,确立了彻底抵制儒学、“完全摆脱中国思想”的治学目标,发现并阐扬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主张专制与排外,初步确立了日本民族国粹主义的理论基础,这就使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走向歧途,直至发动了那场战争,至今让日本人反思。

而自明治维新以后,中国学在日本不称为儒学,而称为“汉学”,“儒学”这个名称只是在以“儒”为研究对象时才用,于是就逐渐被大众荒疏了。人们在讲述或表达伦理观(如“三纲五常”、“忠君爱国”)时倒是常说起“儒教”,这大概是“三教”的思维惯性使然,久而久之,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就有了概念上的巨大分别。户川芳郎指出,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一段“兴亚”与“脱亚”相互交织的历史。

在越南,则尚未出现类似的“国学热”,阮金山遗憾地说,越南儒学界一直很平静,这与越南复杂的国情有关。中古以后,除儒学而外,佛教、道教对越南影响很深,尤其是佛教;在近代,中国的教育、科举对越南影响深远;近100年来,法国、美国等西方文化又给了越南深切冲击,但“中国的儒学、印度的佛学对越南人思想道德、家庭伦理、社会观念的影响,不可小视。”阮金山说,越南是个小国,真正研究儒学的并不多,大约一百人左右。

 

4B0F9

阮金山

 

韩国至今推广儒学十分兴盛

谈到各国的儒学现状,韩国大概是推广儒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梁承武在发言中介绍,根据韩国史第一史料《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小兽林王2年(公元372年),儒教就在南方社会担当起了教育功能,掌管培养人才、录用官吏等事务,最终被接受成为国家的统治理念。直到朝鲜时代崇儒抑佛,儒教便上升为国教,支配了整个思想界。直到今天,韩国“以儒教为国教”的现状仍在持续。继承了太学嫡统的成均馆今天依然存在,它内设儒学大学和儒学大学院,祭祀的技能照原样维持下来。全国仍保存234处乡校、300余处书院,以及儒道会的组织结构。韩国的儒学研究团体也相当兴盛,不断推广儒学。

 

47993

梁承武

 

各国儒学都从中国“拿来”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以至于东南亚,长久以来受到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儒家大文化圈。在这个圈内,如何有效振兴儒学?阮金山认为,儒家思想是世界的儒家思想,不仅仅中国自己所独有,韩国、曰本、越南都有自己的“孔子”,换言之,有些国家早就根据自己的实际,实现了儒家本土化,或者“儒家现代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越南,知识分子们也在参照自己固有的文明,思考着民族将来的文化,将来的道德。越南已故的陈廷厚教授所著《从传统到现代》这部书对越南人影响很深,便是一个例子。

户川芳郎则坦率地说,中国从历史上就以自己的儒学为中心,不断向东亚辐射,今天依然如此,曰本、韩国、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是从中国文化“拿来”。今天,中国学者给这套儒家文化巨典定名《儒藏》,海外学者都没有争议。

 

转载自《深圳商报》(2007年12月2日)

上一篇:传统•文脉•责任——“《儒藏》主编会议暨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下一篇:《儒藏》精华编出版座谈会上“考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