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媒体报道
弘扬经典、以质取胜:北大倾全力编纂《儒藏》精华编

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儒藏》精华编出版座谈会”于2007年5月29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座谈会由《儒藏》工程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汤一介教授主持,旨在进一步沟通信息,凝聚人心,全力保障精华编的编纂高质量地顺利进行。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党委副书记杨河,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张国祚,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吴尚之,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袁振国,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主任黄松等出席了座谈会。



由北京大学主持的《儒藏》编纂工程,是在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重大学术文化工程,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儒藏》工程目前已联合国内外3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300余位专家学者。该工程由编纂与研究两部分构成,既要对儒家典籍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编纂,又要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其编纂部分又分两部分进行,先编纂“《儒藏》精华编”,将收录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典籍文献,再编纂“《儒藏》大全本”,将尽量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家经典典籍文献,两者均以繁体竖排标点并附有简明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制作成电子文本。

“《儒藏》精华编”预计总共将出版281册,目前该精华编的编纂工作正在按计划紧张进行,根据已确定的书籍选目、部类及字数,所收各书在全编各分册中的位置已经排定,并将按照各书整理校点的进度,成熟一册,出版一册。在合作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第104册、第281册于2007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第104册收入传世文献类书籍5种,其中包括经部四书类学庸之属2种和论语之属3种。第281册收入20世纪出土文献类著作10种,其中包括8种简帛文献和敦煌及吐鲁番出土的唐写本卷子。所收文献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学著作,并分别代表《儒藏》对传世文献类古籍和出土文献类古籍的整理状况。



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在座谈会上指出,“《儒藏》编纂不是追求时尚、追求名利,而是甘于清贫、坐冷板凳的艰苦工作,但它对于子孙万代都存在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教育意义和道德意义”,他对社会各界为确保《儒藏》编纂工作顺利进行所做出的努力和协调表示感谢,并承诺北京大学将在各方面继续支持该项工程。

张国祚主任称《儒藏》的编纂工作为“诸多学者倾其心力之作”,“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吴尚之司长分析了两册《儒藏》的出版特点,袁振国副司长将两册《儒藏》的出版视为“《儒藏》按计划高质量出版的良好开端”。黄松副主任则对第104册和第281册《儒藏》具体的编纂工作提出了建议。

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对《儒藏》出版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并称“第104册和第281册《儒藏》的出版是《儒藏》工程进入批量出版的开端,也是我们接受专家学者检阅的开端。”王社长指出,《儒藏》的编纂工作参与人员多、文献情况复杂、要求标准极高,但北大出版社将本着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儒藏》总编纂、《儒藏》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安平秋针对第104册和第281册《儒藏》编纂工作中的三审环节提出了整改意见,并指出,《儒藏》精华编必须“以质取胜,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文本,而非以量传世!”

汤一介教授在主持发言中对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儒藏》工程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希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以便使“《儒藏》精华编”能够高质量地贡献于社会。他在介绍了《儒藏》工程近年来的工作状况后表示,“我们会本着对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好!”

《儒藏》首席总编纂季羡林先生委托汤一介向出席座谈会的同志致意,他表示,“《儒藏》编纂宁可慢一点,也要高质量”。


转载自北大新闻网(2007年05月30日)

来源网址:http://news.pku.edu.cn/xwzh/129-114560.htm

上一篇:儒藏工程拿下“最难啃的骨头”

下一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摘文

关闭